GatherNews
Category Archives: 盛事
大熊貓安安和可可抵港後首個繁殖季節「互相了解」
由中央政府送贈香港特別行政區,並於去年9月到港的兩隻五歲大熊貓 ── 安安和可可,在海洋公園度過牠們在港的首個繁殖季節。公園安排牠們在後勤相連的房間,隔著閘門進行初次接觸。這種保護式互動體驗,讓兩隻大熊貓可以透過氣味、聲音及視覺互相認識,幫助牠們慢慢建立舒適感和建立聯繫。過去一星期,公園為安安和可可安排了六次保護式接觸。兩隻大熊貓在輕鬆的氣氛下「見面」,可可表現好奇,不時向對面空間張望及嗅探,探索安安的氣味。而安安初步觀察新朋友後,便繼續展現牠的「為食」本色,專注進食。期間兩隻大熊貓表現穩定,按照安安的反應及興趣度,公園今年未有安排牠與可可嘗試自然交配。雌性大熊貓一般會在每年2月至5月春季期間出現24至72小時短暫的發情高峰期。可可除了在4月中出現氣味標記、躁動不安和食慾下降等發情期徵狀外,牠在上星期亦展現過一些典型發情高峰行為,包括抬尾、向後走動及頻繁的鳴叫。由於安安和可可在港時間尚短,公園計劃在未來一至兩個繁殖季節繼續通過類似的見面方式,讓牠們適應對方及逐步增進對彼此的興趣。同時護理員將密切觀察和評估牠們在接下來繁殖季節的行為,以決定下一步安排。
安安自2024年9月抵港以來體重增加了8公斤至138
香港大熊貓亮眼登陸央視網全力打造之多媒體平台iPanda香港旅遊發展局 x 海洋公園 x iPanda 直播之跨平台總曝光量19小時已高達1,287萬 風靡全球熊貓迷
海洋公園高興宣布,香港的六隻大熊貓已正式登陸由央視網全力打造之多媒體平台iPanda熊貓頻道,與全球粉絲見面!牠們於4月22日在iPanda首次亮相,旋即引起國內國外大熊貓愛好者熱烈迴響,盡顯全球對此珍貴物種的鍾愛。香港熊貓直播人氣爆燈iPanda 熊貓頻道提供吸引力十足的熊貓主題內容和互動功能,讓全球熊貓愛好者交流心得,沉浸於豐富多元的熊貓文化之中。香港大熊貓的加入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者注目,獲得極高的曝光量和參與度。短短19
海洋公園與星級契爸陳卓賢、姜濤及一眾會員 慶祝大熊貓龍鳳胎「家姐細佬後援會」成立
海洋公園今天與兩位星級契爸MIRROR成員陳卓賢和姜濤,與一眾會員以及嘉賓慶祝大熊貓龍鳳胎「家姐細佬後援會」正式成立。兩位星級契爸與大熊貓護理員在「家姐細佬後援會成立典禮」,首次演唱為後援會創作的主題曲,更親自與一班會員探訪大熊貓。 海洋公園公司主席龐建貽在迎新影片中表示︰「兩隻大熊貓寶寶自誕生以來吸引了很多人支持,『香港大熊貓官方專頁』目前已累積逾15萬名支持者。我們很高興正式成立『家姐細佬後援會』,希望透過官方渠道,為大熊貓粉絲帶來更多專屬福利,同時推廣大熊貓保育工作。感謝所有已入會的會員、合作嘉賓和機構的支持。我們將陸續推出更多精彩的大熊貓主題活動及體驗,大家萬勿錯過。」 活動中,兩位星級「契爸」分享探訪大熊貓寶寶及成為「契爸」的感受,並於互動環節展示他們對大熊貓的認識。他們更首次演出為兩隻大熊貓寶寶創作的新歌《抱抱大熊貓》,並為「家姐」「細佬」送上紀念版黑膠唱片。這份別具心思的禮物將於「大熊貓之旅」,即一對大熊貓寶寶居所內展出。 陳卓賢表示:「得知自己能成為『家姐』和『細佬』的星級契爸時,我便構思創作一首歌曲,作為送給牠們的見面禮。這次與姜濤一同體驗照顧大熊貓,再合唱歌曲,非常難忘。希望透過音樂,讓更多人關注大熊貓及保育的重要性。」 姜濤表示:「我從未想過人生第一次學習為BB備奶,竟然是為大熊貓寶寶!最難忘的是拍攝 MV 時,『家姐』與『細佬』展現出十足的可愛模樣,而且非常活潑,還主動靠近玻璃跟我們打招呼,甚有明星風範!希望大家多來探望牠們,並一同支持大熊貓保育工作。」 除了兩位星級契爸的支持,陳卓賢國際歌迷會以及姜濤香港後援會亦於活動上分別捐出港幣38萬,即合共 76
為Coldplay暖場零怯場 | Marf廣東話合唱《We Pray》 Chris勁讚求Encore
令人熱切期待的英國殿堂級樂隊Coldplay,在港舉行的四場「Coldplay: Music Of The Spheres World Tour」演唱會,昨晚假啟德體育園舉行,相隔16年再度來港開騷,不少樂迷未入場先興奮,而為Coldplay
海洋公園大熊貓龍鳳胎慶祝兒童節 玩具收集大行動分享快樂
海洋公園邀請大家於2025年4月4日至6日入園與大熊貓龍鳳胎「家姐」和「細佬」一起慶祝兒童節,投入精彩節目並參與「玩具收集大行動」!兒童節玩轉海洋公園除了現場直擊「家姐」和「細佬」睡覺、玩樂和探索四周的超萌日常姿態,訪客更可近距離欣賞首度展出的孖寶至愛「玩具」,即牠們的環境豐容物。當然不能少得在期間限定的大熊貓主題布置以及道具前盡情打卡,還有兒童節限量版「家姐」和「細佬」貼紙等待你帶回家。
捐贈玩具兒童半價入場一對熊貓孖寶歡度牠們首個兒童節,同時鼓勵大家一同傳播快樂,邀請各位小朋友齊齊參與「玩具收集大行動」,於4月4
温馨無限! 大熊貓盈盈與龍鳳胎寶寶首度同框現身海洋公園
海洋公園宣布由明天起(3月22日),大熊貓龍鳳胎將於「大熊貓之旅」第一次在媽媽「盈盈」身旁一起與公眾見面!大熊貓寶寶邁向成長新篇章,公園期望讓牠們在多元化的環境中,與媽媽共享親子時光,一同探索四周。海洋公園團隊一直以大熊貓寶寶的福祉和成長過程為首要考量,數月來除了日以繼夜悉心照料及觀察「家姐」和「細佬」,更循序漸進地引導牠們探索新事物。階段式的引導策略,是確保大熊貓寶寶順利適應環境及茁壯成長的要素。為了讓動物護理員能夠緊密觀察大熊貓寶寶的習性及提供適時協助,「家姐」和「細佬」先於「大熊貓之旅」中間位置棲息地與訪客見面。現在「盈盈」會加入這個空間,與兩隻大熊貓寶寶共享窩心親子時光。未來公園會安排「大熊貓之旅」中間位置以及入口附近的棲息地,一併開放予「盈盈」及兩個大熊貓寶寶使用,為大熊貓寶寶締造更富挑戰性及啟發性的環境,讓牠們在媽媽的引領下盡情探索及鍛鍊各種生活技能。海洋公園公司動物及保育部主管祝效忠表示:「這個周詳規劃、循序漸進的育幼方式,對於大熊貓寶寶的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透過逐步引導牠們體驗新事物,讓牠們在豐富多元的環境中向媽媽學習,可提升牠們的體能,並確保牠們身心健康。由媽媽帶領的育幼模式,最能促進大熊貓寶寶健康成長,直至牠們成長至兩、三歲,才逐漸離開媽媽獨立生活。」與大熊貓家族共度更多美好時光為提升訪客體驗,讓大家盡情感受大熊貓家族的歡樂時刻,「大熊貓之旅」將實施全新定時入場安排。由3月22日起,訪客可憑「時間票」於指定時段進入展館,並於中間位置棲息地前駐足大約三分鐘,細賞大熊貓寶寶與媽媽互動的萌態,然後繼續往前方的棲息地看看熊爸「樂樂」悠然自得的生活態度。雌性金絲猴寶寶活潑登場
新濠於新濠影滙為「2025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率先預熱
(澳門訊)二零二五年三月二十日(星期四)- 新濠博亞娛樂積極支持特區政府推動經濟多元發展,並持續舉辦及支持別具意義和創新的活動和表演。公司榮幸與文化局聯合主辦「2025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為打造本澳成為「演藝之都」作出貢獻。大巡遊將於三月二十三日(星期日)舉行,由大三巴牌坊啟程,並以西灣湖廣場為終點。
為進一步推廣大巡遊,新濠率先於今天在新濠影滙上演「神奇巡遊•動感滙演」。五隊國際藝團包括波斯尼亞與黑塞哥維納吉卜賽提線匠人、葡萄牙微笑巡遊隊、意大利神奇森林泡泡精靈、法國幻影迷情巡遊隊及葡萄牙青春節奏敲擊隊在新濠影滙呈獻精彩的預熱表演,為賓客帶來多元藝術表演及互動,以加強盛事聯動,提前與大眾喜迎盛事。
「2025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以「愛‧和平‧文化共融」為主題。此次活動將發揚本澳作為「東亞文化之都」的魅力,展現「共生‧創新‧和諧」的精神。來自世界各地的表演隊伍將聯同本澳演藝精英,以別出心裁的服飾造型於本澳的繁街鬧市載歌載舞,沉浸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活動旨在透過呈獻連場精彩的光影、音樂與舞蹈盛典促進文化藝術的互動及交流,同時展示本澳獨特的文化景觀,讓市民和旅客沉浸在節日氛圍之中。
海洋公園慶祝首對港產大熊貓寶寶正式亮相
萬眾期待,海洋公園宣布2024年8月15日由大熊貓盈盈誕下的可愛大熊貓龍鳳胎寶寶,將於2025年2月16日起,在「大熊貓之旅」正式公開亮相,展館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3
喜樂滿堂 齊來海洋公園「熊」抱蛇年
海洋公園邀請大家於2025年1月29日至3月2日期間,到公園行大運,投入動感十足的舞龍醒獅及傳統雜技奇藝表演,在喜慶吉祥氣氛中,與園內的大熊貓共慶蛇年,讓新一年福氣滿盈。與卡通版大熊貓雙胞胎互動大熊貓粉絲注意!公園已將於海濱樂園廣場推出「
海洋公園繁育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成果顯著 喜迎港產川金絲猴寶寶
海洋公園於2025年1月16日晚上9時51分在園內喜迎一隻川金絲猴寶寶,是母親「樂樂」和父親「其其」在香港誕下的第四隻川金絲猴。 海洋公園公司主席龐建貽指出:「川金絲猴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被列為瀕危物種,海洋公園再次成功繁殖川金絲猴,見證我們團隊一直致力保護及繁殖具高保育及教育價值物種的成果。連同即將於二月正式與公眾見面的大熊貓龍鳳胎寶寶『家姐』和『細佬』,公園有三隻可愛的國家級動物寶寶大使等待訪客探訪,我們希望藉此進一步提升大眾締造健康生態環境讓珍稀物種得以延續。」 「樂樂」和川金絲猴寶寶皆健康良好,寶寶暫未確認性別和體重。為了讓川金絲猴媽媽和寶寶靜養以及讓動物護理團隊進行產後護理工作,「香港賽馬會四川奇珍館」的川金絲猴展區已暫停開放,該展館亦會實施人流管制。 海洋公園於2017、2019及2021年分別迎來三隻雄性港產川金絲猴「樂奇」、「小花生」和「小黃豆」,牠們現居於成都動物園,參與川金絲猴保育計劃,幫助保持物種基因多樣性。 海洋公園感謝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四川林草局)多年來的支持,讓公園可引入及展示小熊貓及川金絲猴,為保育這兩個珍稀物種作出貢獻。自2015